

逛商场逛得正起劲,突然内急,可最近的卫生间在一楼夹层、二楼角落,甚至藏在负二层超市尽头。最离谱的是,一楼大堂光鲜亮丽,服务员笑得灿烂,可愣是连个洗手间门都找不到。
你说这事儿多憋屈?明明人流量最大、最容易需要方便的地方,偏偏没厕所,这不是跟顾客过不去嘛!

咱们先从建筑设计说起,公共建筑中卫生间的设置必须满足使用人数、功能分区和疏散要求。听起来专业,其实说白了就是厕所不能随便安,得按人流量算着来。而一楼,恰恰是商场的“门面担当”。
开发商砸重金装修大堂,搞挑高设计、品牌旗舰店、服务台、中庭活动区,目的就一个——吸引人流、提升档次。这时候要是把厕所塞在一楼显眼位置,那味道、噪音、清洁频率都会影响整体体验。

你想刚进商场迎面就是一股消毒水混着下水道的味儿,谁还愿意往里走?更别说那些高端品牌店,巴不得离厕所越远越好,生怕拉低了调性。所以设计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把厕所挪到楼上或地下,既保证美观,又不影响主力店铺布局。
商场不是慈善机构,每一寸地都是钱堆出来的。一楼商铺租金最高,动辄每平方米每天几十上百元,这么贵的地皮,拿去建厕所?那得多赔本!

举个例子,北京某大型购物中心一楼平均每平方米年租金超过3000元,一个标准卫生间占地约60平米,一年光租金损失就近20万。这笔账谁算都划不来。
而且,厕所还有个“引流反向效应”,很多人上完厕所就原路返回,不会往上逛。

但如果你把厕所放在二楼或三楼,顾客为了方便只能乘电梯上去,顺道经过一堆店铺,看到打折促销,说不定就进去逛一圈,买点东西。这叫“强制动线引导”,是商业地产里的经典策略。
上海某知名商场做过内部调研,把卫生间从一楼调整到二楼后,二层及以上店铺的日均客流提升了近15%,销售额也有明显增长。所以说,不是不给你方便,而是让你“顺便”消费一把。

厕所不仅是功能空间,还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。人员密集、私密性强,容易发生意外或治安事件。比如老人滑倒、小孩走失、甚至有人在里面抽烟、破坏设施。如果设在一楼出入口附近,人员进出复杂,安保监控难度大。
而把卫生间集中在中间楼层或地下层,便于统一管理,保洁也更容易安排。根据住建部发布的《商店建筑设计规范》,卫生间应设置在便于到达但不影响主要商业流线的位置,并配备通风、照明、无障碍设施等。

很多商场还会在每层都设男女厕和母婴室,确保分布合理。像深圳万象城、成都IFS这些大型综合体,虽然一楼没厕所,但在二楼、三楼甚至B1层都设有高标准卫生间,干净明亮,还配有热水、烘干机、儿童马桶,体验并不差。关键是你得知道去哪儿找。
你以为你只想上厕所,其实商场比你更懂你的行为模式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人在寻找某个目标时,注意力会自然扫过沿途环境。
这就是为什么便利店总把饮料放最里面,让你多走几步;也是为什么电影院卖爆米花的位置永远离座位不远不近。

商场把厕所放在非首层,本质上是一种温和的行为引导。它不强迫你,但通过空间布局悄悄影响你的路线选择。而且,现代商场越来越注重“停留时间”这个指标,你在里面待得越久,消费概率越高。
一个设计合理的卫生间布局,能有效延长顾客动线,增加与商品接触的机会。当然,这也不代表完全忽视便利性。
近年来新建的商场大多会在一楼设置临时应急卫生间,或者通过清晰导视系统指引方向,兼顾效率与体验。

配资之家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